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家长期望过高 20%中国儿童面临抑郁症威胁

2011-07-12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南方网讯 记者11日从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

南方网讯 记者11日从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了解到,中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

    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心理学与社会学院王卫博士指出:这种抑郁首先归咎于中国家长对其独生子女的过高期望。

    “来自社会竞争的压力和对孩子的过分关注,使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容易表现出焦虑、抑郁以及烦躁等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心理学院父母养育与家庭支持中心主任马修·桑德斯说。

    临床诊断表明,儿童异常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异常行为问题则包括自闭、攻击心理强、胆小、表达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等。父母消极情绪的强烈程度与孩子出现行为异常问题直接呈正比关系。

    香港卫生署家庭健康服务部首席医生梁士莉博士的调查显示,香港有18%的学龄前儿童有轻微的行为问题,4.5%有中度行为问题,而出现重度问题的孩子占0.7%。

    在这些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中,51.7%的人感受到来自于孩子学业的压力,49.5%对如何管束孩子感到焦虑,而能否成为合格的父母则困扰着47.4%的家长。

    在天津儿童医院从事儿童教育咨询的赵冰指出,孩子上学后,中国父母的注意力主要转向其学业。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使父母对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惊慌不已。而孩子在生活能力上的提高,如会不会自己洗澡、穿衣等,则基本上无人重视。

    在孩子抚育上过于焦虑的情绪使中国父母很早就把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这将直接导致孩子出现不服从、易怒、爱哭、好斗等行为问题。“因此,要防止孩子出现心理或行为上的异常问题,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情绪。”桑德斯说。

    专家们提出“积极抚育”的家长教育概念:首先,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令他感到安全并且总是充满兴趣的环境;其次,父母应当采取一种积极反应的抚育方式,经常鼓励孩子,对他们的行为给予积极回应,多花一些时间与他们谈天和玩耍;再次,一套行之有效而且公平的纪律原则,以及建立在孩子能力基础上的合理期望值也十分重要。

    “要照顾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照顾自己,学会平衡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桑德斯说。(编辑:付刚)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卫生保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