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美好愿望的语言和符号,要想让儿童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得让儿童对绘画感兴趣,让儿童在乐中画,在画中乐。
一 、用灵活的方法导趣
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绘画特点,涂鸦期儿童有明确的绘画目的,给他们一张纸、一只笔,就会涂涂画画,这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乱涂乱画,老师不但不能随便责怪,还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比如:儿童拿笔在纸上一圈一圈地乱画,他自己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这时老师可以告诉他:“画的真好,再多画几圈,就像妈妈的毛线团一样,真漂亮。”儿童听到赞扬后越画越带劲儿,真的按照妈妈绕线团的样子画起来,这样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儿童绘画是从涂鸦期发展到形象期,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是美术活动的发展规律,老师只有按照儿童年龄,绘画特点施教,才能使儿童的绘画技能得到提高。
二、用生动的语言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老师用生动灵活的语言更能激起儿童的绘画兴趣,比如:在教儿童画迷路的小花鸭时,不是“开门见山”地教儿童怎样
怎样画,而是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天,有只小花鸭在小河边玩得入了迷。后来,他肚子饿了,想回家了,可是家在哪里呢?小花鸭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问小河:“小河,你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我不知道。”小河不好意思地说。“柳树,你知道我的家在哪里吗?”“对不起,我也不知道。”柳树回答。小花鸭伤心地哭起来:“妈妈,你在哪里呀?” 小花鸭哭得很伤心,眼泪都流到河里去了……师边讲边画,最后老师说:“小朋友们想把这只迷路的小花鸭画出来吗?”小朋友们齐声说:“想。”说完都赶快拿起画笔专心的画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在我的眼前,不少儿童都帮助小花鸭画了一条回家的路。
在绘画课上老师多运用生动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儿童的绘画兴趣,还能提高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用鼓励的方法引趣
儿童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画的好坏,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评讲孩子的作品时,对不满意的作品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说:“你画的是什么?撕掉重画。”如果这样批评孩子,孩子对绘画不但没了兴趣,还会失去信心,相反,如果换个方法,说不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命题画小鸡,在儿童画的过程中,我提示说:“小鸡在干什么呢?鸡妈妈、鸡爸爸在干什么呢?那么小朋友头脑中会联想到小鸡在吃小虫子,玩耍,打斗的动态,儿童笔下一只只可爱的小鸡生动活泼,可有一个儿童却把鸡蛋画在了鸡妈妈的嘴上,看到这种情况,真想批评他,但我还是忍住了,笑着让儿童们放下手中的画笔,鼓励儿童大胆讲一自己画的是什么?儿童们积极性很高,当那个儿童说时,他讲的很带劲儿,说:“我画的鸡妈妈在吹小泡泡呢,小泡泡飞呀飞,太阳公公一照,就变成了彩泡泡,红的,蓝的,可漂亮了。”我听了很激动,孩子想象的多美呀!总之,儿童有了绘画的兴趣,老师在给予正确的指导,儿童的绘画能力就会日渐提高。
实践使我认识到,指导儿童画画,关键在于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
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对儿童进行导趣,激趣,引导儿童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儿童只有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自愿地去探讨,去学习,在他们自愿求知时,方可传授知识,方法及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各种能力。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小恐龙幼儿园情商培养·去
做在大胡子里的鸟窝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听好话的乌鸦
肥肥熊打工
- 庄王台
江陵城(荆州)北十八里,纪南城内东南面,有一个高一丈八尺,东西长九丈,南北宽六丈的大土台,名叫&ldquo...
- 李逵与狐仙
传说李逵原先是个白面书生,他们弟兄三个,李逵是老三,他们开了个小酒馆,酿酒卖酒。 有一天出了...
- 豆豆的第一块生日蛋糕
豆豆生日啦!桌上摆着圆圆的、甜甜的生日蛋糕。蛋糕上,插着几支彩色小蜡烛。妈妈摆好了蛋糕,有事出去了...
- 小象和大伞
小象个子大,力气也大。力气大也有力气大的 坏 处:能欺负人。瞧,小松鼠被他一推,摔倒了;小乌龟被他一...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123456
亲子早教
- 1
教育男孩与女孩子的区别家家长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会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呢,孩子的性别的不同会有哪些需求呢,家长可以...
- 2放手吧 让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重要
- 3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养分你了解吗
- 4你是否害怕“爱与自由”的教育会让孩子难
- 5[4-6岁] 亲子游戏《找家》
教育理论
-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曾被无数人诟病,但他本人却受到心理学家的无限尊崇。要想了解这看似矛盾的观点,不...
- 2幼儿责任心的构成维度和发展验证分析
- 3早教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孩子
- 4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早期教育中
- 5论学前教育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