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县华阳镇中心儿童园 肖静梅
《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在艺术领域要“激发儿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当儿童还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审美体验时,通过美术却能倾诉出对五彩缤纷的世界的感受。从教学中我感受到,儿童很容易对美术表现出自发的热情,但往往是浅层的自发的兴趣,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阶段,并且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善于把儿童的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即“动机呼唤”,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美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激发儿童的美术兴趣方面,我有几点体会:
一、选材贴近生活,形象直观
《纲要》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导儿童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纲要》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也指出:贴近儿童的生活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是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现实生活的声、光、形、色都能激发起儿童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绘画的题材是最捷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其知识面,还经常请家长带儿童接触田野、公园、街道等儿童可理解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经常与儿童谈论他们的家庭、小伙伴,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有趣的事,以丰富创作题材。这样,在美术活动的选择上就能以
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选择他们比较熟悉的并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内容作为绘画题材。例如:在小班儿童画圆形的活动中,可选择一些儿童比较熟悉又喜欢的物体,象气球、太阳、皮球等,以代替老师在黑板上的简单示范;在中班绘画汽车的活动中,首先通过谈话了解儿童原有的经验,再带儿童去参观马路上有些什么车?车子的内部构造又是如何的?等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儿童画出的汽车肯定各不一样,充满了童趣。又如设立美术日记栏,让大班儿童用画画的形式写日记,然后将画好的美术日记贴在布置好的专栏里。儿童们有的用几幅画连在一起记录一天的活动,有的用一幅画记下一天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活动时组织大家坐在画廊前,让小朋友一个个上前指着自己的画讲日记故事。
二、创设审美环境,激发动机
因此,选材确定好后,要想方设法为儿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情绪上的兴奋,进而转变为绘画的冲动,这样他们的身心才会处于最佳状态,才能激发出创作的动机。比如,要求儿童画太阳,最好的办法是把儿童带到户外,观察和欣赏早晨、中午、傍晚的太阳,体会到太阳在不同时间里是有变化的,这样,画出来的太阳就不再只是一个红圆加几条光线。又如,要求儿童用相交、相切等方式把硬币组合成各种形象时,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在活动室里多放一些由圆形组合起来的玩具,在墙画上多布置一些由圆形组合成的物象,儿童在这种情境中就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另外,在绘画小蝌蚪时,老师把小蝌蚪放在玻璃瓶内,然后利用幻
灯片把小蝌蚪的姿态放映出来,小蝌蚪在灯光的照耀下游来游去,老师指导儿童观察作画,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未动一笔,但却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观察环境,通过观察和自由想象,儿童肯定会绘画出活灵活现、姿态各异的小蝌蚪。
三、引导自由发挥,独立创造
儿童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不受成规戒律的束缚,可以随意的联想、拟人、神话,哪怕张冠李戴也不觉得怪异。美术活动是联结儿童与外界联系的媒介,《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儿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儿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相应的就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要求的偏向”。强调儿童在绘画中自主性的发挥也是对以往在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依样画葫芦”,你教我画的方式的否定。因此儿童老师在教给儿童一些绘画所必需的本领,如多种颜色、几何图形、实物图形的认知后,应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让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自主性的绘画。其次题材的范围不要限制的太小,如教儿童画动态的人时,常用小朋友干什么,象“小朋友浇花”之类作命题,儿童创作只能局限于小朋友方面,常见画面反映的是自己在浇花,画面极不丰富,画出来的往往是一个模式,儿童想象创造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改为“浇花”,儿童的想象、创作就有更大的自由度了,他们能多维度地考虑问题,想象出不同的场面,创作出“老师和小朋友浇花”,“爷爷浇花”、“老师浇花,小朋友看”、“公园里的花匠在浇花”等,有的是在家里,有的是在儿童园,还有的在公园,画面内容丰富了许多,不再是千篇一律地“想象”了。另外,多利用游戏、诗歌、故事、歌曲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特别是
儿童停滞不前或原地踏步时,抓住儿童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理,多用提问、暗示等方法进行启发、引导、鼓励,以开阔儿童的思路,引起他们的思考,最终创作出富有创造性的作品。比如,为避免儿童画西瓜千篇一律,画西瓜之前,提前让儿童说说对西瓜的认识,儿童画西瓜时就会除了形象各异的西瓜外,还有切西瓜的、吃西瓜的、种西瓜的,内容丰富、有趣。
四、灵活应用评价,鼓励为主
评价对激发儿童美术活动的兴趣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过去老师在以技术或技巧为标准的评价中常使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呈现出“画得好的爱画---多画---画得更好”和“不会画的怕画---不画---更不会画”两个极端。因此,儿童美术评价中不能过多地追求形式,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绘画能力进行评价。正如《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指出:“承认和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儿童,在儿童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具体应用时,我认为,首先要以激励为主,评价儿童绘画主要的是看有无童趣,表达了何种情感,有没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以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其次,评价的时间、方式上,许多老师把评价安排在美术活动的结束部分,或者全体集中听少数几个儿童谈自己对别人作品的感受,或者把老师认为好的作品展示出来讲评,形式较单一,大部分儿童只能被要求安静地听,得不到表达的机会,有的儿童还没完成任务,正埋头工作, 此时组织集体评价, 效率较低,效果也一般
。因此,我认为,此时老师可对儿童进行个别评价,评价时要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要简明扼要,而且评价的面要宽。集体评价可安排在下次美术活动的“导入”部分,老师可花三五分钟时间讲讲总体情况及表现特别出色或进步显著的儿童,既评价结果也评价过程,还可以让儿童互相交流,找找自己及同伴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老师应对儿童的评价作出评价,引导儿童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在评价中,要尽量为儿童创造表达的机会,让每位儿童都学会评价,参与评价。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小熊的耳朵热热的
木头托托奇遇记(下)[连环
兔巴哥·兔子快跑
天鹅姑娘2[连环画]
绘本故事:《别让鸽子开巴
- 两个猎人
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每天在一起,一起玩,一起吃饭。 有一天,烈日当头,万...
- 端坡赛马由来
水族过端节时要进行一项活动棗端坡上赛马,关于端坡赛马的由来,有一个它的传说。从前有个寨王,他长期养尊...
- 德比才重要
阳虎的学生在天下为官的,比比皆是。可是有一次阳虎在卫国却遭到官府通缉,他四处逃避,最后逃到北方的晋...
- 丧家之犬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亲子早教
- 1
别忽视了儿童电视孤独症 一说起心理疾病,人们总认为与小孩子关系不大,特别是那些正在呀呀学语或蹒跚学步的小宝贝。...
- 2六大惨无人道的育儿行为,你有哪几项?
- 3如何让孩子认识女人(幼儿性教育指导)
- 4为啥蓝旗是从自由泳开始呢
- 5宝宝跳
热点专题
热门排行
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海南学前
...
浅谈创新在美工活动中的体现-海南学前教育网
...
幼儿手工剪纸:城门楼
...
放飞孩子的想象-海南学前教育网
...
梅花。五瓣花[剪纸方法:五角折剪]
...
台灯。雨伞[剪纸方法:二方连续]
...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海南学前教
...
如何在儿童美术活动中体现“集体学习”的价值
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在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符号系统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时。美术这种...
让幼儿在剪纸中得到发展-海南学前教育网
...
让我们为快乐画画
幼儿作品是最美、最纯、最真的,它最能反映儿童心理内在的真、善、美。它总是以自我独特的艺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