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目标关乎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从儿童发展的高度全面审视美术教育的目标,在日常的美术教育中有效地加以贯彻落实。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儿童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
一、重视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感受美术创作表现的多样性,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教育,儿童教育只有扎根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才能发挥其效能。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其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到生活里去,捕捉题材内容,因此,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重要。
园外生活经验积累是多是少,关健是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家长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要求孩子学计算、识字,现在更时兴学英语。对孩子选择学习美术,不予支持。更由于工作繁忙,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导致孩子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关注较少。因此,老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家长提高对美术的认识,如家长会、儿童画展、
儿童作业。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以加深孩子对家庭、社会的认识。
儿童园也是儿童美术题材的主要来源。老师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及时引导儿童把新的生活经验运用到美术活动中去,并教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方法,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如顺序观察、分清主次、分辨细节、判断前后远近等。此外,加强语言引导,为儿童提供宽松愉快的创作环境,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感受美术创作的多样性,使其在美术学习中去观察、想象和创造,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如:组织儿童去公园观察“石头画”这种原始人的绘画——在石头上画画,先给儿童讲关于原始人为什么在石头上画画、怎样画画、石头画的特点的故事,孩子们听完故事后,个个都发出感叹:原来石头上也可以画画。对画“石头画”跃跃欲试,于是围绕着用什么工具画画,画什么进行讨论,最后儿童大胆地画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范画、实物,结合语言引导,组织孩子根据自己画的画编小故事,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之下,孩子们讲述画中的故事,绘画与语言表达架起了一座自己沟通的桥梁,在画画中,孩子们体会了观察、思考、审美和创造,学会了语言表达,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加深视觉印象。老师还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注意引导儿童灵活运用在不同学科中获得的知识。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儿童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让儿童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二、适当地教儿童掌握美术表现所必需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提高儿童的作画能力。
虽然儿童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也深知靠老师传授图式——
老师先示范画,儿童跟着学的教学方法,其结果会令儿童丧失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也将在无形中消失,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儿童顺利进行美术表现的工具。所以我们将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整合在一起,没有过分强调技巧,而是让儿童通过探索来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
在传授技巧时,由于小班的儿童手部肌肉还未发育成熟,因而先让儿童从欣赏哥哥姐姐们的画开始,感受色彩、认识色彩,引导儿童入门,让他们随意画,大胆画,不追求描画细致。如:手指点画;脚掌、手掌印画;吹画,撕纸贴画等,从而提高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中班儿童思维有了提高,但表现技巧跟不上,就给他们提供一些表现方法和技巧的选择,当儿童在将意象转换为画面有困难的时候,老师再适当地教儿童一些基本的技巧,以帮助儿童完成这种转换。让儿童慢慢学,坚持练,逐渐投入到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去。
而在大班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在美术的技法、想象、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如在大班国画兴趣班就教一些基本的勾、染、晕等技能,但从不以技巧评价儿童,而是给儿童创造体验国画美,表现国画美的环境和机会,利用国画这种艺术途径让有兴趣的孩子感悟美和表现美。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提高美术技能,培养儿童初步的表现能力。
1、
儿童园应在课室走廊开辟美术作品展示栏;积极开展儿童美术兴趣班,允许儿童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每一期美术兴趣班举办画展,通过展示、比较,让美术成为儿童表达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体验作画的快乐,激发作画的兴趣,同时亦让家长对孩子的美术活动有所了解,从画的变化中发现儿童的进步。
2、让孩子参予课室1.2米以下墙的布置,在老师的指导下布置手工、美术角,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或画、或粘或剪,他们运用各种材料的能力,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了提高。经过孩子自己布置的课室,墙壁上画着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玩具架上摆着孩子制作的玩具,墙角设置着孩子喜欢的手工作品,孩子充满信心,体验着成功,孩子从而更加爱护周围环境的布置,培养了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3、因地制宜,在儿童园中开展陶艺活动,并在陶艺教学中紧紧抓住游戏泥土这一快乐原则、创新原则。让儿童自己动手、动脑、玩泥巴,发挥儿童的想象力。
四、儿童园应多组织儿童积极参加各项美术交流活动,体现创作的乐趣,提高自信心,激发儿童对美的感受。重视培养儿童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组织儿童参加各项美术比赛:即席挥毫、庆“六一”大型绘画赛,发扬团队的精神。让孩子们领略到创作的信心,体验到创作并不是高不可攀,激发孩子们对美的感受的表现。
美术教育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大提高了儿童家长对这方面的认识,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儿童各自不同的审美个性,放手让儿童更大胆去想象表现自我,收集儿童的美术作品,在全市搞大型儿童画展,出
儿童画册。通过美术教育这个工具,使美术成为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手段,促进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儿童发现和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的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幼教圈QQ公众号
想要吗
龙嘟嘟·忘了时间的小闹钟
开心的米莉茉莉·你是特别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连环
鹈鹕妈妈的大嘴巴
3岁7-9个月宝宝适合看什么
- 情商教育绘本·国王的蛋糕
露比是个忙碌的糕点师,她的甜点屋里住着一群小老鼠,总想在她忙碌的时候帮帮她,可是露比从来不让。有一天...
- 满嘴雷话的小屁孩
1、去小店买西瓜,顺手买了个冰棒,这时旁边一个小女孩一直盯着我手里的冰棒。我就笑着问:小妹妹你想吃冰...
- 丑女救父
河北昌黎赵家庄有个赵员外,夫人早早谢世,撇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大的叫桃儿,小的叫杏儿。都说双胞胎模样长得一...
- “学识渊博”的小孩子
1、儿子语文考试考砸了。 爸爸阅卷后怒斥道:“一点都不动脑筋!判断是非题为什么全写‘对’呢?”儿子理直...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123456
亲子早教
- 1
“编外男教师”对幼儿非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必然会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努力以新的角色去尝试、创新。在国...
- 2如何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幼儿早期教育指
- 3上小学前必须学会的11项生活技能
- 4逃家小兔
- 5[1-2岁]小手摸一摸
热点专题
热门排行
我教幼儿学折纸
我教幼儿学折纸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手的动作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海南学前教育网
...
简笔画有利孩子智力发展
所谓动物简笔画,就是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动物主要的外形特征,要画得“简”,画得像。必...
谈幼儿创造性美术活动的指导
在工作中很多教师都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认为这样便是发挥了幼儿的创...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的非技能性目标与幼儿潜能的开发-
...
幼儿手工剪纸:小鸭子2
...
美术特色小结-海南学前教育网
...
幼儿家中的剪纸天地-海南学前教育网
...
明亮的眼睛(美术)
...
让幼儿尽情享受审美愉悦-海南学前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