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德育报·学前教育》为首页
RSS订阅 | 手机版 | 微信订阅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中幼网杯” 全国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选

粤川渝三省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2012-11-14 收藏 复制地址
转载:

  导读:调整儿童教师对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心态。比较好的心态相对会缓解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儿童教师提出比较合理的经济愿望和地位需要。当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儿童教师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

  1.问题提出

  儿童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涉及到儿童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而且深刻地影。向着儿童的心理及行为。然而,儿童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乐观,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心理压力大,广西22.17%的儿童教师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山西省的比例是16.6%。本研究将探讨粤川渝三省市儿童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并提出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请当地有相应研究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对粤川渝三省市965位幼儿教师分别集体统一调查,最后获得811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7~34(27.72±7.04)岁。

  2.2研究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包含90个条目,分为9个症状因子和1个其他因子。每一条目5级评分,无症状为1分、很轻2分、中度3分、偏重4分、极重5分。2分以上为阳性项目,3分以上为明显阳性症状。

  (2)自编反映个体工作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问卷,以持续工作比率反映儿童教师喜欢、愿意从事幼教工作的程度。比率越高,表明越喜欢、愿意从事幼教工作。持续工作比率:(已有幼教工龄+愿意继续工作时间)/理论工龄。

  依被试对社会地位的自我评价可分成3个组:比较好(242人)、—般(393人)和较差(176人)。

  依被试对经济地位的自我评价可分为3个组:较高(151人)、中等(436人)和较低(224人)。

  2.3数据处理

  运用SPSSforWindows11.5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主要方法为方差分析和t检验。

  3结果

  3.1心理健康状况

  儿童教师所有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全部极其显著,并高于全国常模。阳性项目检出率为63.3%(513人)。各症状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躯体化4.7%,强迫6.4%,人际敏感3.3%,抑郁4.1%,焦虑4.3%,敌对4.3%,恐怖3.2%,偏执3.1%,精神病性1.9%,其他4.4%。至少存在一项以上明显阳性症状因子的教师120名,占14.8%,阳性症状痛苦水平为1.47±0.41。

  3.2儿童教师心理健康的年龄差异

  本研究将儿童教师分为3个年龄组:较低龄组(25岁以下,346人),中等年龄组(25—34岁,329人),较高龄组(35岁以上,136人)。在各因子上各年龄组间只有躯体化因子差异显著,其中,较低龄组的躯体化因子得分(1.61±0.5)显著低于中等年龄组(1.82±0.57,4.66,0.000)(相应组因子均值,t,p,下同)和较高年龄组(.1.81±0.61,3.4,0.001)。在阳性数目上各年龄组间有差异:较低龄组的阳性项目数(40.46±20.21)显著低于中等年龄组(44.51±19.54,2.64,0.008)。

  三个年龄组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区别:较低年龄组——焦虑5.8%,强迫症状5.2%,抑郁5.2%,敌对性4.3%,恐怖4.1%;中等年龄组——强迫症状6.4%,躯体化4.9%,敌对性4.3%,人际关系40/o,抑郁45%,焦虑3.7%;较高年龄组——强迫症状9.6%,躯体化7.4%,敌对性4.4%,人际关系3.7%。

  3.3社会与经济地位自评的不同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与全国常模比较,自评社会地位较好组除了人际关系敏感(1.63±0.55,0.54,0.59)和焦虑(1.51±.51,0.69,0.49)两个因子与全国常模无差异外,其余所有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自评一般和较差组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对自评社会地位三个组相互间的比较发现,除了自评为一般和比较差组之间的恐怖因子差异不显著(t=1.88,p=0.06)外,9个因子和其他因子以及阳性项目数、总分、痛苦指数相互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总的趋势是自评社会地位越高,各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低。

  与全国常模比较,自评经济地位较高组除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1.68±0.59,t=1.54,p=0.13)与全国常模无差异外,其余因子皆显著高于

  全国常模,其余两组所有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对自评经济地位不同的三组的相互比较发现:较高组和中等组比较,较高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以及阳性项目均显著低于中等组;中等组和较低组比较,除了强迫症状(1.60,0.11)和敌对(0.99,0.32)外,其余7个因子和其他因子以及阳性项目数、总分和痛苦水平均有显著差异,较低组均显著高于中等组;较高组和较低组相比较,只有痛苦指数无差异,其余各项9个因子、其他因子以及总分、阳性项目数都有显著差异,自评收入较低者高于较高者。总的趋势是自评经济地位越高,各因子得分越低,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越低。

  3.4持续工作率的比较

  持续工作率在年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低龄组为0.27±0.19,中等年龄组为0.54±0.22,较高年龄组为0.79±0.19。

  持续工作率在工资收入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较低组为0.31±0.20,中等组为0.49±0.26,较高年龄组为0.62±0.23。

  4结论与讨论

  4.1儿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比全国水平要低,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儿童教师工作的性质很特殊,并不像人们通常想像的那样轻松,工作非常繁重,业务也复杂,对责任心要求很高,心理压力大;在工作环境中容易发生偶发事故,随时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几乎清一色女性的独特工作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际关系的协调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绝大多数受教育儿童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很受宠爱,多数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而且比较娇气,不太服从管教,不太容易与其他小朋友融洽相处,小朋友间的冲突可能会演变为家长对教师的不满和怨恨,也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同时,现在的父母对早期教育很重视,对智力投资很多,对儿童寄予较高的期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添了教师更多的压力与责任。而且在新时期,社会和管理机构对教师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数儿童教师必须完成学历的提升,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自身的提高,承担着更激烈的职业竞争和淘汰的压力。

  此外,在本研究中,年龄低于35岁的青年女性超过83%,这基本上也是幼儿教师的年龄构成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女性面临着很多重大的人生课题,如结婚、生育、抚养小孩、赡养老人,同时也面临着工作上的重大变化,如成为业务骨干和幼儿领导,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比较大,生活角色和工作角色不容易很好转换,生理和心理很容易不协调,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4.214.8%的儿童教师有明显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和焦虑症状等方面。儿童教师强迫症状表现在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如总是担心孩子会出现安全责任事故,对器具或材料的卫生和安全性能无谓的担忧等;其躯体化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不适感,如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以及焦虑等其他躯体表现;其焦虑症状主要表现为经常莫名其妙地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有明显和强烈的躯体行为表现,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其敌对症状表现出厌烦的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摔东西,与同事、领导或家人会为一些小问题争论不休,有时候会出现情绪失控等。

  4.3自评社会地位较好者和自评收入较高者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在儿童教师中是最轻的。物质生存是第一要紧的,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也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的目标,这对儿童教师来讲也是符合实际的。目前儿童教师较低的物质收益和较低的社会地位,可能是影响儿童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4.425岁以下儿童教师从事幼教工作的持续可能性最低,即愿意继续从事幼教:工作的可能性最低,而35岁以上的教师则最高,更愿意继续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工资收入较低者的持续幼教工作可能性最低,而工资收入较高者的持续幼教工作可能性最高,差异非常明显。较低、中等和较高年龄组的工资分别为690.01±428.86(其中粤为1767.26±695.93),860.15±274.23(其中粤为2961.40±1129.61),976.82±315.21(其中粤为3607.6±1040.36),相221司差距非常显著。较低年龄组教师(25岁以下)几乎工资都低:川渝两地284人中有135人低于600元,129人在601—900元间(752.98±77.99),只有20人高于900元;广东62人中,47人低于2000元,14人在2001—3500元间,1人高于3500元。从持续工作比率可以反映出她们不安心于幼教工作的可能性较高,其主要原因与她们所付出的艰苦劳动、承受了重大责任和压力而不能获得对等报酬有关。

  5儿童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儿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其在幼儿的工作性质和环境有关,针对其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5.1加强对年轻儿童教师的关爱。年轻儿童教师正处于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适应期,面对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又需要强烈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幼教工作,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倾向,而且由于年轻,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对其从事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有较大的打击。因此,对这部分儿童教师应该特别注意,除了在工资待遇上尽量给予其与其能力和业绩相称的合理承认外,还要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顺利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5.2调整儿童教师对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心态。比较好的心态相对会缓解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应帮助儿童教师提出比较合理的经济愿望和地位需要。当然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儿童教师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与社会地位。

  5.3幼儿多举行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可以舒缓压力,释放郁闷,陶冶性情,增进友谊和关爱,对心灵创伤有很好的抚慰作用。如郊游、运动性休闲、垂钓、旅游、摄影、健康歌舞等,一方面可以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生活丰富多彩,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增强自信心,宜于身心健康。同时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克服和减轻躯体症状,而且可以培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良好意志品质,也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锻炼和运动本身就可以释放抑郁和不快的情感。此外,儿童教师应当学会在遭遇不如意时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5.4幼儿为儿童教师量身定做个人发展目标。结合儿童教师能力和水平的实际,根据幼儿的工作和发展目标,协助每一位儿童教师量身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规划,以及实现规划的明确步骤,监督、督促教师认真实施,这样既可以使教师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教师潜力,实现自我,满足其成就需要,又避免了因自我盲目的或幼儿指定的过高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同时也能促进幼儿自身的特色发展和领导与员工的关系更加融洽。

  5.5加强人际交流和沟通,培育良好人际关系和亲情关系。应在多种活动中促进教师互相交流、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协调好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儿童教师与园领导、同事、儿童、自己的亲人,以及各种朋友、社区人员甚至陌生人的关系,消除敌对症状、消减心理压力。

  5.6幼儿领导要善于创设积极氛围,做心理辅导工作。幼儿领导一方面应着力建设民主、平等、尊重的精神环境,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温暖大集体,注重集体荣誉感,突出向心力,增强凝聚力,树立健康向上、协调一致的良好园风、班风、教风和学风等,使儿童教师在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环境中生活和工作,让群体的氛围来带动或熔化个体偶尔出现的心理压力和问题;另—方面要善于做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疏导员工的心理问题。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7.06

  作者:陈小异/孙雪梅/史滋福/王洲林




⊙欢迎关注“学前教育网”、“园长”微信公众号。
⊙欢迎分享、转载,转发请勿做任何修改,包括本声明。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德育报·学前教育》编辑整理,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分享到手机/微信/QQ

  • 学前教育网微信公众号

  • 333美丽童话公众号

  • 《德育报·学前教育》QQ公众号

  • 幼教圈QQ公众号

 
 
教学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想要吗

德育报学前教育微信公众号欢迎您关注

亲子早教

热点专题

2020年2月23日至2月25日广州国际教育加盟展暨广州幼教展

热门排行

统计代码